廉政文学 廉政书画 廉政漫画 廉政史鉴 闽东历史廉洁人物荟 文化之约

建瓯:八闽之源 善建之瓯

 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  浏览次数:   2018-07-02   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
朱熹像

《通鉴纪事本末》书影

杨荣像

  福建北部,闽江源头,武夷东南,一座布满青苔的老城已在这里“生长”千年。

  建瓯,旧称建安、建州,也是福建“建”字的由来。公元196年,曹操挟持汉献帝号令天下,改年号为“建安”,在闽地设建安、南平、汉兴等县。建瓯一度成为福建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中心,赢得了“八闽首府”“闽国古都”等美誉。特别是在宋明之际,建瓯学子云集,商贾接踵,建学、建茶、建木等一批源自建瓯的精神、物质遗产,影响着历史的脉动。

  建学:艮泉井的“源头活水”

  在建瓯古城东北的紫霞洲,藏着一口老井,滋养着当地百姓已近千年。老井名叫“艮泉”,取意八卦中的“艮卦”,八卦与八方相对,艮泉指源自东北方向的山泉。

  公元1175年,时为南宋淳熙二年,朱熹到建瓯讲学,见紫霞洲形胜优美而亲凿此井。他在井壁上题了首《艮泉铭》:“凤之阳,鹤之麓,有屼(山光秃之样)而状;堂之坳,圃之腹,斯瀵(由地表下喷出的泉水)而沃;束于亭,润于谷,取用而足;清于官,美于俗,是为建民之福。”

  “清于官,美于俗”,这是朱熹对建瓯的印象。自唐迄清,建瓯英才辈出,历史上曾涌现了“千进士,六状元,十宰辅”,培育出了南宋开国名相郑珏、明代内阁首辅杨荣等一批廉官贤臣。

  何以如此?答案或许可以在建瓯悠久的兴学传统中找到。建瓯原是百越之地,民风彪悍,不知风雅。公元780年,一位书法家来到了建瓯,他就是陆长源。在任建州刺史期间,陆长源在建州“兴廉举孝,敬礼耆艾”,设置乡庠学校,推广文化教育,同时扩大城池、平均赋役、开辟田地、建设市场,为建瓯的繁荣打下了基础。

  陆长源之后,另一位诗人绝尘而来。唐朝乾符年间(874年—879年),李频上表自荐请任建州刺史。此时建瓯刚逢黄巢起义,盗贼四起,州政不治,民不聊生。李频初到建瓯,以诗言志:“入境当春务,农蚕事正殷。逢溪难饮马,度岭更劳人。想取烝黎(意为百姓)泰,无过赋敛均。不知成政后,谁是得为邻。”他严肃官纪,惩办盗贼,稳定了建瓯乱局。后来李频积劳成疾,卒于任内,建瓯百姓举城哀悼,建梨岳庙祭祀。

  公元1137年,朱熹父亲朱松携八岁的朱熹移居建瓯。建瓯是朱熹少年时住过的地方,是朱熹父亲人生最后的归宿。当他成长为一代理学大师之后,朱熹未曾忘记建瓯,一生多次回到建瓯讲学,去世前还作《致仕告家庙文》,交代长孙朱鉴在建瓯建家庙祀祖。从此,朱氏历代长房嫡孙均居住在建瓯,在艮泉井边上建起了朱文公祠和博士府主持祭祀。

  博士府附近还有建安书院的遗址,这所奉宋理宗之命而兴建的书院,从宋朝一直办学到清朝,延请了一批大家前来授课,培育了大量儒士。历代山长印发的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》《续集》《别集》等建安官刻,更是流传四海,推动着理学走向世界。至此,建瓯“家有诗书,户藏法律,其民之秀者狎于文”,“诗书礼乐之盛,几于洙泗”。

  建茶:凤凰山的“清茶淡话”

  “建溪官茶天下绝”“从来佳茗似佳人”,这两句诗分别出自陆游和苏轼,他们赞不绝口的茶,产自建瓯北苑凤凰山。五代十国时,建瓯茶主张廷晖将北苑凤凰山三十里茶园献给闽王,成为御茶园。品味高雅的宋徽宗在《大观茶论》中评价建茶“擅瓯闽之秀气,钟山川之灵禀”。围绕着一个“茶”字,建瓯孕育出喊山、茗战、斗茶、茶百戏等别具一格的茶文化。

  然而,要说起建茶深厚的文化底蕴,却不能不说袁枢与朱熹的“茶事”。袁枢,字机仲,建瓯人,南宋著名史学家,所著《通鉴纪事本末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。毛泽东特别喜欢这部著作,曾评价“看一遍不行,要看五遍。”

  公元1177年,袁枢从建瓯来访朱熹。两人共游武夷,泛舟九曲,喝茶对诗。朱熹写下《读通鉴纪事本末用武夷唱和元韵寄机仲》以纪此行。其实,朱熹也编了部《资治通鉴纲目》,与袁枢的《通鉴纪事本末》一样,皆以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为主要蓝本。但朱熹的《资治通鉴纲目》融入了其理学思想,更像一部教材。茶席之间,两位学者丝毫没有文人相轻的劣习,朱熹评价袁枢的书“属词比事有深意”,袁枢也称赞了朱熹的书,清茶笑谈,尽显儒者博大胸怀。

  袁枢的“茶”不是谁都能喝的。在修国史时,奸相章惇的后人曾以同乡之谊,请袁枢润饰章惇的传记,遭到袁枢严词拒绝:“吾为史官,书法不隐,宁负乡人,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。”宰相赵雄听说此事后,称赞袁枢“无愧古良史”。

  君子之交淡如茶。北宋的曹修古与晏殊虽为茶友,但涉及原则之事寸步不让。晏殊曾写过一首关于建茶的诗:“北苑中春岫幌开,里民清晓驾肩来。丰隆已助新芽出,更作欢声动地催。”诗中描写了“喊山”的习俗,所谓“喊山”,便是在茶要发芽的时节,万众聚集茶园,齐呼“茶发芽”。晏殊官位高,脾气也大。一次他生气了,竟用笏打人。来自建瓯的御史曹修古当即奏告,认为晏殊身为辅弼大臣,其一言一行都将成为百官效法的榜样,他用笏打人,有失体统,应依规予以处罚。

  建木:万木林的“家国情怀”

  杉木是中国古代造船、筑城的必备材料。建瓯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杉木生长,自古就是全国杉木的主要产区。三国吴永安年间(258年—264年),吴国派遣张宏、郭诞二人至建瓯,为吴国水师造船。自南北朝起,华瑾之、韩元吉等建州太守也组织官民环城造林。建州港又是闽江内河航道第一大港,无数杉木由此北上南下。清末以后,建瓯杉木走出国门,一度出现以黄金论价的盛况。

  但杉木对建瓯的意义不止于此。

  元代末年,福建发生饥荒,建瓯乡绅杨达卿想开仓赈灾,又担心遭人猜忌,便请灾民们到自家祖坟山头种杉树,“植杉一株,偿粟一斗”。十几年后,树木繁茂,形成了一片大林子。杨达卿又立下规矩,子孙不得砍伐取利,只许建学校、建桥梁,或是供无家可居的穷人修房屋、造棺椁。这片杉木林被称为“万木林”,如今仍郁郁葱葱,成为占地189公顷的林海。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,也是世界最古老的由人工林起源的自然保护区。

  育木如育人。公元1399年,杨达卿的嫡孙杨荣在万木林祭过祖坟,准备进京赶考,第二年考中进士。这位杨荣就是后来明朝历史中赫赫有名的“杨太师”,他一生历事五朝,与杨士奇、杨溥共同为明朝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,史称“三杨辅政”。

  虽然位极人臣,杨荣没有忘记祖父“事上必效忠,抚下宜敷惠”的教诲。他曾五次跟随朱棣北征,为其建言献策,深得朱棣的器重。1422年,朱棣准备调遣江西民兵征讨阿鲁台,朱棣就此征询杨荣的意见,他直言不讳地说:“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,一旦复征之,非示天下信。”朱棣觉得有道理,爽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。

  “临深而履薄,慎终而慎始。”英宗即位后,杨荣年老而忧国之心不衰。晚年杨荣回乡探亲,将穷人欠杨家的欠条全部焚毁,帮助抚养不能自谋生计的人,遇有乡民争财竞产,他尽力公正处理,有时甚至从自家的田地中分出一部分以平息争议。他还将自己制定的家训刻在祠堂上,要求杨氏子孙躬身敬守,世代传承。

  《老子》云: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。”建瓯将秉承复兴之志,不屈不挠,砥砺前行,在斑斑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(叶欣 黄健)

版权所有 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建省监察委员会 [闽ICP备13019752号]

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