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政文学 廉政书画 廉政漫画 廉政史鉴 闽东历史廉洁人物荟 文化之约

“开闽第一进士”的“苜蓿人生”

 来源:福建日报   浏览次数:   2018-07-03   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
  薛令之是“开闽第一进士”,先为翰林,后迁左补阙,辅佐唐玄宗李隆基,勇于谏诤。在为太子师时以廉明清正著称。故后,唐肃宗封其故居地为“廉村”,溪为“廉溪”,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“廉”字命名的村庄。后世,福安百姓及官府因嘉其廉洁奉公推其山岭为廉岭。自此,福安“三廉”名标典籍,传扬天下。

  身为薛令之三十七世后裔和乡土文化学者,薛建雄觉得有责任把先贤薛令之的精神发扬光大,特和陈智文共同撰写了《薛令之:开闽进士,清廉典范》(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),该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先贤薛令之令人景仰的劲节清风。

  “纶言为草芥 臣为国家珍”

  薛令之出生那一年,新兴的大唐王朝已走过60多年的辉煌历程。历经唐太祖武德间的开创时期,太宗的“贞观之治”时期和高宗的“永徽之治”时期,李唐天下,百姓因轻徭赋而能安居乐业。

  “君不见苏秦与韩信,独步谁知是英俊?一朝得遇圣明君,腰间各佩黄金印。”少年时期,薛令之在诗中直抒自己的远大抱负,以出身寒微的将相苏秦和韩信自比,勤读诗书,自信灵谷中的鱼龙终将如剑之出鞘,得遇于圣明君王。唐中宗神龙二年(706年),24岁的薛令之高中进士,破闽文荒,成为“八闽第一进士”。这是自隋大业二年(606年)开科取士整整100年来,福建人第一次获此殊荣。

  先天元年(712年),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。他励精图治,开创了“开元盛世”。这一盛世的缔造,与李隆基广纳贤才分不开的。公元713年,薛令之被授予“左补阙”谏官之职,时年31岁。唐制设左右谏议大夫,左右补阙,在谏院任职。这些官员“掌供奉谏诤,凡朝政阙失,大则廷议,小则上封”,即规谏皇帝,纠正朝政,另有弹劾百官之权。

  有一日,唐玄宗命薛令之作一首“吟屈轶草”的诗,似乎有意在朝臣中倡导一种敢于谏诤的氛围。相传屈轶草是一种能指出奸佞的草,又名“指佞草”,其实就是谏官的象征。薛令之饱读诗书,才思敏捷,他以“屈轶草”的特性为诗眼,直抒胸臆,表达了谏臣忠诚、正直的品格。这首《唐明皇命吟屈轶草》(诗题系后人所加),流传后世,也是薛令之在及第后,作为一名谏官最展抱负时期的写照:托荫生枫庭,曾惊破胆人。头昂朝圣主,心正效忠臣。节义归城下,奸雄遁海滨。纶言为草芥,臣为国家珍。

  薛建雄说,这首诗表明薛令之在从政过程中忠心耿耿、刚正不阿,他要学习忠臣的赤胆忠心与骨气。诗末的“纶言为草芥,臣为国家珍”尤为后世所传颂。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:皇帝的声音被视为草芥,臣子才是国家的珍宝。这句话其实是记载薛令之与唐玄宗关于“屈轶草”的对话,这足以体现当时唐玄宗从谏如流,薛令之备受重用及君臣间融洽的氛围。

  开元中后期,“因时极盛,好大喜功”的玄宗皇帝沉溺于享乐,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。后来,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诬陷遭免职,李林甫顺利上位。担任了宰相的李林甫蔽塞言路,排斥贤才。从此,朝中谏官无人再敢直言谏争。薛令之被任命为东宫官太子侍讲,时年56岁。然而,不管时局怎么变化,薛令之依然鞠躬尽瘁,力辅太子。

  “只可谋朝夕 何由度岁寒”

  薛建雄说,谈薛令之,还有必要说一说时刻准备谋反的安禄山。

  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,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。薛令之早就看出安禄山“面有反相”,不断告诫太子一定要提醒皇上,可是唐玄宗没有接纳意见。薛令之左思右想,权衡利弊,决定进行最后的进谏,谏醒唐玄宗。

  薛令之借着长安城朦胧的月色,在墙上题了一首诗。这就是那首题为《自悼》的名诗:朝旭上团团,照见先生盘。盘中何所有?苜蓿长阑干。饭涩匙难绾,羹稀著易宽。只可谋朝夕,何由度岁寒?

  这首诗的意思是:天空升起圆圆的旭日,晨光照在先生的盘子上。那盘子里盛的什么?是阑干边生长的野苜蓿。匙子难以舀起涩味的饭食,筷子难以夹起稀少的菜肴。朝朝夕夕竟这样将就地过,你怎么能度过年末的岁寒?

  苜蓿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,主要作为马的饲料。薛建雄说,表面上看,这首诗无非是埋怨说:你瞧,连马吃的苜蓿都成了我的早餐,唉,这日子真没法过了!薛令之想借助这首诗,引起唐玄宗的注意及反思。

  看了薛令之的《自悼》,唐玄宗很不高兴,不但没有反思自检,还索笔题诗:啄木嘴巨长,凤凰毛羽短。若嫌松桂寒,任逐桑榆暖。

 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,啄木鸟嘴巴很大(比喻贪吃),凤凰的羽毛很短(暗指薛令之才能不足),如果你嫌这里条件不够好,那就找一个桑榆暮景的去处,度你的老日子去吧!显然,唐玄宗这是下了逐客令薛令之谢病告退,徒步东归。薛令之为官长达40年,可是他告退没有金银财宝,只有两袖清风。

  薛建雄说,“(薛令之)徒步归”,这是《唐诗纪事》专门为薛令之记下的一笔。“徒步”二字是他廉洁为官数十年的最好证明。从长安到闽东福安,何止千里之遥?年逾七旬的薛令之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脚,步行数千里。

  回乡后的薛令之,居于灵谷草堂,过着穷研经书、抱瓮灌园的生活,深居简出。

  “嘉名肇赐自唐代 山水都表薛公廉”

  后来发生的事情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。天宝十四年(755年)爆发了“安史之乱”,李隆基连同大唐盛世从顶峰跌落,歌舞升平烟消云散。次年,唐玄宗逃亡,唐肃宗即位。也正是这一年,薛令之辞世,终年74岁。至德元年(756年),唐肃宗李亨在灵武(今属宁夏)即位,他思及与薛令之的师生情谊欲召入朝。得知薛令之已卒,肃宗潸然泪下,“嘉叹其廉”,于是“赦其乡曰廉村,水曰廉溪”。清叶开树《廉村仿古》诗云:“嘉名肇赐自唐代,山水都表薛公廉。”

  薛建雄说,薛令之和他的“苜蓿人生”,注定千古流芳。“苜蓿”一词,也早已成为形容学官清贫和廉洁的熟典,为历代诗文家频频使用。如苏轼就写过“久陪方丈曼陀雨,羞对先生苜蓿盘”;苏辙写过“手植天随菊,晨添苜蓿盘”。

  启蒙读物《幼学琼林》中“桃李在公门,称人子弟之多。苜蓿长阑干,奉师饮食之薄”,也成为经典之句,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历代读书人。

  风清可醒脑,月明可鉴心。廉村人秉持的清廉家风,穿过千年的岁月烟云,正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坚实地融入进这块古老的土地中。每年冬至,是廉村最为隆重的日子。不管有多远,只要是从廉村出去的子孙,都不远千里回到廉村祭祖,传承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。

  为了传承和发扬廉文化,近年来,福安市加强对廉村古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挖掘,努力把福安廉村打造成一个集历史文化、廉政文化、民俗文化、爱国主义教育和集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廉洁教育基地。1999年,廉村被省政府授予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,2014年,廉村被评为“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”。作为“开闽第一进士”,薛令之的勤学苦读、清廉刚直影响后世至深。(福建日报记者 林升文)

版权所有 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建省监察委员会 [闽ICP备13019752号]

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